港大研3D打印人工礁盤 復育珊瑚群落

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: English

珊瑚礁退化是全球共同面對的議題,香港大學的建築學者和海洋生物學家合作,利用3D設計和打印技術製成「珊瑚礁盤」,讓碎落的珊瑚得以依附生長,加快香港水域珊瑚復育的進程。團隊冀未來能將合作範圍擴展到其他有需要的地區,與各地分享本港經驗,協助當地珊瑚群落的復育發展。


供珊瑚碎片依附生長

珊瑚碎片脫離珊瑚主體後一般難以存活,但珊瑚礁盤可提供結構複雜的基礎,供珊瑚碎片附着穩固生長。

漁農自然護理署委託港大理學院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,以及建築學院製作及物料科技實驗室轄下的機械製作實驗室合作,研製一款可供珊瑚依附生長的人工珊瑚礁盤,並追蹤監察珊瑚群落在海岸公園的生長發展。

研究團隊從珊瑚特有的生長形態獲得靈感,運用3D黏土打印技術,將一般赤陶土打印出一百二十八塊直徑六十厘米的礁石,然後在窯中以高溫燒成陶瓷;上月正式在海下灣海岸公園的三處海底,設置佔地共四十平方米的珊瑚礁盤,並將珊瑚碎片移植其上。

團隊選擇該處最常見的鹿角珊瑚、扁腦珊瑚和十字牡丹珊瑚,以測試不同組合的保育模式對生態復育的影響,並在未來的一年半內持續監測珊瑚礁盤的應用。

港大表示,團隊冀利用珊瑚礁盤作為珊瑚復育的新出路,並將合作範圍擴展到其他有需要的地區,提供切合當地環境而設計的3D打印珊瑚礁盤,與各地分享本港的珊瑚復育經驗,協助當地珊瑚群落的復育發展。

文章來源:港大研3D打印人工礁盤 復育珊瑚群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