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: 繁體中文
裘槎基金會早前頒獎予表現卓越的科研學者,包括港大兩名教授,當中來自機械工程系的岑浩璋,成功開發由水組成的液滴,未來或能成為具優良生物兼容性的生物材料,用於優化藥效;另外來自化學系的王宇鋒,透過研究膠體組裝,成功為粒子生成動力,未來或可用於改良 3D打印。
港大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教授岑浩璋獲得「裘槎優秀科研者獎」。他多年來研究用微流控技術抽取油水之間的滴液,將其造成藥物載體。但油與多種藥物不相容,製作過程所需的化學物劑亦令用家卻步。因此,他繼而研究如何用不同成分的水組成液滴,最終成功透過在水中加入特定水溶性試劑,抽取完全由水組成的液滴,造成藥物載體的生物材料,有助將藥定量精確地輸送到人體。
未來或可應用於醫療
岑稱,要有階段性成果仍需3至4年,冀10年內可廣泛應用,未來會研究新生物材料和藥物之間的反應,希望能延長藥物在體內的揮發,減低病患使用針劑藥物的頻率。
另外,港大理學院化學系助理教授王宇鋒博士,則奪得「裘槎前瞻科研大獎」。他透過研究膠體納米顆粒(顆粒)組裝,組成不對稱粒子並賦予其動力。如研究順利,這些顆粒未來或可如機械人般游走於人體內作藥物傳輸、細胞修復等功能。而顆粒組裝技術亦能透過改變粒子形狀,轉變物件性質,如軟硬、透光度等,長遠或能令3D打印和光學計算更精確。
文章轉載自:優化生物材料 改良3D打印 港大兩教授奪裘槎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