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尖端醫療】港大獲「過河資金」$3000萬 研3D打印人體器官組織

人體組織與器官3D空間打印技術,能為未來的組織與器官再生醫學帶來希望。香港大學醫學院領導團隊獲國家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助,研究3D打印人體組織與器官,目標以5年時間,實現打印全層皮膚、角膜、骨、軟骨以及主要血管等5種人體組織與器官作臨床前試驗。


港大獲資金研 3D打印 人體器官組織

研究團隊由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伍振民基金(骨科生物工程)教授呂維加教授及楊偉國教授帶領,獲2,744萬人民幣(約3,028萬港元)經費資助,是首筆國家級,直接「過河」、跨邊界資助香港團隊的科研撥款。研究於2019年度立項,加上各地方政府和大學對項目經費配套,項目總額將達3,600多萬人民幣。

研究團隊早年與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、天津大學共同發表了通過生物因子構建誘導再生微環境的思路,開發了生物墨水體系,建立了系統而完整的骨、關節軟骨缺損修復評估體系,對體外製造組織與器官作了早期探索。團隊將利用諾普再生醫學自主開發的 OPUS-Pro 3D 生物打印平台,有望首先實現全層皮膚、軟骨及多種細胞組織一體化打印。

動物實驗 成功令6厘米缺骨再生

OPUS-Pro 3D 生物打印平台是具備7個打印噴頭的高端醫療級生物打印平台,能同時打印成型器官内各精細結構,包括具有維管束組織(Vascular tissue)的精細三維結構,構建出類似細胞外間質的微環境等,配合多種細胞負載的生物墨水,功能化活性組織精準打印軟件系統,以及結合臨床實用性的多工藝微納級整合打印基數等,精準打印成可應用的器官組織。

團隊早前在有關大範圍骨缺損修復的研究,已成功在山羊模型動物實驗中,實現了6厘米缺骨再生。下一步工作將利用多噴頭生物打印機,配合新的多軸動態打印技術,為骨材料支架配置合適的血管和神經綫網路,並期望新的3D生物打印支架能在體內實現快速再生。

團隊中遠期的目標是發展其他器官,包括腎單元、肝小葉、心肌球、尿管、椎間盤、膀胱、卵巢等12種組織及器官的精準成型作移植應用。楊偉國教授稱,團隊期望相關的臨床試驗可以在本地進行,將這項先進的醫學科研成果,首先惠及本地病人。

撰文:蔡淑儀
責任編輯:梁偉澄

文章來源:【尖端醫療】港大獲「過河資金」$3000萬 研3D打印人體器官組織